在四川屏山縣龍華古鎮(zhèn)西面,有一座八仙山,別名“馬家寨”,系清初百姓避難時在此修筑。
在八仙山的丹崖絕壁之上,立著一尊深浮雕手法鑿成的釋迦摩尼立像,自從阿富汗巴米揚的兩尊高度分別為37米和53米的大佛,在2001年被塔利班炮火無情摧毀后,這座偏居川南深山懸崖之上,高達32米的八仙山立佛成了最高的立佛,被稱為世界第一立佛。
該大佛肩寬10米、頭長8米、耳長3.2米,面視東方,身穿僧袍,左手當胸,右手松馳,手掌心向外,依山而鑿,似站立于丹山碧水間,是丹霞摩崖造像及石刻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《中國大百科全書》開列的世界十大佛像,八仙山大佛榜上有名。
立佛從何而來?身世至今成謎
曾有文物專家推測,立佛的鑿刻年代為明代,距今約400多年,但為何鑿刻、何人鑿刻,至今沒有找到相關文獻資料。明朝所修《馬湖府志》是屏山縣現(xiàn)存最早的地方志,志中連屏山縣大乘鎮(zhèn)境內,一座不足10米的“賣魚橋”都有記載,而龍華鎮(zhèn)如此巨大的立佛,卻查閱不到一丁點兒文字。在數(shù)本《屏山縣志》中也無立佛的記載,這也讓大佛的“身世”至今成謎。
緊鄰大佛右側的丹霞洞中,門前有一副對聯(lián),“石壁宏開,天自當年儲佛地;道源一貫,人從此日仰神功。”“丹霞洞”門匾上落款是道光辛丑年(1841),據(jù)此可推測出,大佛至少在清代早期及更早時間就已修建,但具體建造時間,無從知曉。
五大特征十分奇異 建造風格成謎
除了“身世”不詳,八仙山立佛還有著與全國各地佛像迥異而獨特的造型。最明顯的有五大特征。
一是沒有唐代佛像頭部的高肉髻和水滴狀的耳垂,也就是兩耳垂肩,而這尊佛像是典型的招風耳。
二是肩上沒有哲那環(huán)和搭鉤,造型上看大佛只穿了一件厚厚的僧袍。
三是頸上沒有三道頸線,也就是大佛無頸,頭像直接放在肩上。
四是戴手鐲,因為按照佛教儀軌,佛像是不戴手鐲的,只有菩薩才戴有手鐲。因此專家們推斷,這可能是造像者的奇思妙想。
五是此大佛腰上系一短裙,猶如做飯時的圍裙一般,因此整體造型顯得十分奇異。
綜上所述,一些專家認為八仙山立佛顯得不倫不類,因為從整體上來說,它是一尊釋迦牟尼或者接引佛,但細細一看,既不像佛像,也不像菩薩;蛟S正因如此,八仙山立佛才具有唯一性。
大佛無腳,未完工?
除了奇異造型,更令人費解的是八仙山立佛無腳,只鑿至膝部,而以現(xiàn)有的大佛比例估算,若立佛鑿至腳,至少可增高10米。
對于大佛無腳一說,當?shù)貙<覍W者分析或為未完工之作,因為在其大佛下方有多道規(guī)則圓孔,應為修建時搭廂的廂架孔,造像時從上面往下雕鑿,廂架撤完,工程完工,與現(xiàn)在房屋修建程序剛剛相反,而為何未造完,無法查閱相關資料,或與戰(zhàn)亂等因素有關,這個謎也至今無法解答。
丹霞洞:儒釋道“三教合一”宗教場所
除八仙山立佛外,這里還有與立佛緊鄰的丹霞洞石窟群,由于儒釋道三教佛陀、圣人都有供奉,這也使八仙山成為典型的“三教合一”宗教場所。為研究我國宗教發(fā)展提供了較好的實物資料。
丹霞洞石窟群分為四窟。一號窟名“玉皇洞”,在大佛左側與大佛同鑿在一崖壁。從“玉皇洞”左側山澗底部至洞高12米出頭,洞旁有一瀑布,每逢夏季,飛瀑如注,從天而降,旁鑿“沁泉”二字。
二號石窟系丹霞主洞,鑿于巖東,有石室六間,在一平行線上,仿木建造,上有闕額雀替,下有袱,中鑿一方匾,上刻楷書“丹霞洞”三字。
三號石窟,屬于未完工工程,無匾額,位于二號石窟左側,有二石室,有小道可至,二石室之間石壁上有行楷“慈云巖”三字。
四號石窟同鑿在東崖赤壁位置與三號石窟平行,分水池、廁所、住所,原系道人寓所。
1991年4月,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為“丹霞洞摩崖造像及石刻”公布為“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”。1995年12月公布為“省級文物保護單位”,大佛身世成謎,造型迥異而獨特,你想來探秘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