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(wǎng)四川新聞7月29日電 (王明希)婚喪嫁娶大操大辦,曾是彝區(qū)群眾背負的沉重負擔,讓眾多家庭飽受“禮尚往來”之苦!吧碜舆M入了新時代,腦子還停留在過去時”。面對婚喪嫁娶中的陋習,峨邊彝族自治縣把推進移風易俗作為助力鄉(xiāng)村振興的有力抓手,積極探索推動“政府引導+德古協(xié)調+村民自治”的模式,深入開展專項治理,以務實的舉措,切實為彝區(qū)群眾“減負”。
早前,在峨邊彝族自治縣新林鎮(zhèn)紅椿村,哪家要是有“紅白喜事”,都要“比著來”,大家普遍“重人情、好面子”,認為辦得越熱鬧、“打牛”越多、主人臉上越有光,一場“大方一回”的宴席下來,要殺幾頭甚至幾十頭牛,常常讓主人家債臺高筑。
最近,村民邛莫軍明舉辦婚禮。在他看來,喜事自然要喜辦,邀請了近200名親朋好友,準備殺牛宰羊大宴賓客。村紀檢小組長羅仁千千得知消息后,一條微信緊急叫停!艾F(xiàn)在疫情嚴重,不允許大規(guī)模聚集。”這是特殊要求,同時,動之以情、曉之以理,告訴邛莫軍明“面子不是看誰的排場大,而是看誰能努力把日子過得更好”。他還幽默地給新郎算了一筆賬:宴席花費幾萬元,夠買10頭牛,母牛生小牛,一年下來還能再賺幾萬……邛莫軍明最終決定婚禮簡辦。
羅仁千千的做法并非“想當然”,這是樂山“兩高”治理中推行的“親情工作法”,目的是讓大操大辦者剎住車。
制度層面,峨邊按照全市的要求,在全縣49個村(社區(qū)),分別引導成立紅白喜事理事會,由德高望重的“德古”擔任會長。在群眾紅白喜事時,鄉(xiāng)村兩級黨組織派人“趕人情”,免費提供餐具桌椅,實現(xiàn)“從席地而坐到上桌就餐、從無序宰殺到節(jié)儉辦宴、從牽豬趕羊到禮金慰問”的三個轉變。
理事會有力的約束和引導,加上縣紀委監(jiān)委會同縣委縣政府督查室、縣委組織部等部門聯(lián)合督查,今年全縣已勸導節(jié)儉操辦婚喪嫁娶12場次,勸退畢摩活動42場,全縣777對彝族男女青年結婚,聘金禮金均遵守“村規(guī)民約”,較治理前下降52%。(完)